查看原文
其他

他曾经是一代宗师的爱徒,为了让这种乐器能演奏出周杰伦的曲子,他灵机一动,结果成了!



虽然说音乐无界

但总有那么一些乐器

能让人怀疑突破了“次元壁”



比如上个月让全网爆笑的

唢呐版《菊次郎的夏天》

不止是唢呐,在中国的传统乐器阵容里

葫芦丝也是类似的存在


不过,众所周知

传统的葫芦丝是七孔的,音域受限

大部分只能演绎一些民族特色的曲子

它又怎么能和流行音乐碰撞呢?

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

 

2006年,彭超与哏德全老师合影。


这是一张珍贵的合影照,右边蓄着胡须的这位大师叫做哏德全,来自云南的他被誉为“葫芦丝之父”, 在世界葫芦丝、巴乌(巴乌与葫芦丝指法用气都是一样的,简称“姊妹乐器”)及整个音乐界都享有盛誉;而左边这位年轻小伙子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——彭超,他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偏远的农村,这样一个年轻人是如何与国宝级葫芦丝一代宗师结缘的呢?


这段缘分的起点要追溯到20年前,一段优美的音乐,改变了彭超的人生轨迹。



彭超在20岁那年偶然听到了四川音乐学院的一个学生吹奏的曲子,乐器的音色悠扬婉转,生出千回百转的柔情,让从小喜爱民间乐器的他一听倾心,仿佛击中了灵魂一般,这个声音,令年少的彭超再难忘记。


当时,彭超就靠着平时省吃俭用,攒下80块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支葫芦丝。有人告诉他,离这儿不远的云南,就有位“一代宗师”,据说他吹奏葫芦丝的娴熟技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。


一门心思想把葫芦丝学到极致的彭超受到启发,2002年他只身前往云南昆明,终于辗转联系上了葫芦丝大师哏德全,他一边在葫芦丝制作工厂打工,一边向哏德全大师求学葫芦丝的演奏。


两年后,彭超习得葫芦丝的吹奏和制作工艺,他来到广州,成为一名创业达人,开设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葫芦丝专卖店,但在经营过程中,他渐渐发现了传统葫芦丝的不足——音域太窄,很多现代流行曲、国外音乐都演奏不了,转调也极为不便,他由此萌发了这样的念头:传统葫芦丝能否改良呢?



整整一年的时间做试验,总共设计了100多个方案,彭超最终成功把传统葫芦丝由七孔改为九孔,根据人体工程学把这些孔位设计成弧线。根据手指的长短而设定的音孔音阶。通过反复推敲设计了7音用叉指法,4音单独开一孔的方法,增加了传统葫芦丝音域。



2017年,彭超凭借发明的九孔葫芦丝获得了国家的实用新型专利认证,成为葫芦丝乐器的革新者。由于音域的拓宽,九孔葫芦丝的演奏曲目大大提升了,最重要的是改变了葫芦丝几百年以来转调难的问题,这是葫芦丝历史性的突破。比如,一首周杰伦的流行乐,对于七孔葫芦丝来说根本无法演绎,而用九孔葫芦丝则是信手拈来,不信你听听。↓↓


一曲葫芦丝版的《青花瓷》让原本的中国风愈加大放异彩,彭超更特别透露了自己的心愿,是期待有一天能与周杰伦一起同台献艺。



九孔葫芦丝更为完美的艺术表现力,让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学习葫芦丝,爱上葫芦丝,同时助推葫芦丝走出国门, 甚至连日本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法国、新加坡等多个国家都已有九孔葫芦丝分支机构。



20年前的一次偶然邂逅,彭超从此与葫芦丝紧紧联系在一起;恩师哏德全的遗愿更是深深地触动了他——要让葫芦丝在全世界吹响!从此,握着手中这块民族瑰宝,他坚定了要把这门乐器世代相传的决心,努力用民族音乐与世界对话!


  



源:广东新闻频道

编辑:沈薇    赖佳佳

责编:卓庆林    王东辉


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出品的“触电新闻”APP,搜索“广东新闻频道”,快快关注起来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他曾经是一代宗师的爱徒,为了让这种乐器能演奏出周杰伦的曲子,他灵机一动,结果成了!
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